库存是指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,是存放在库房中的待用物资。库存的存在是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前提,但是,过多的存货投资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,过少的存货,则增加存货短缺的风险,难以保证企业顺利生产经营,还增加了订货成本。此时,对库存进行控制非常必要。库存控制是使用控制库存的方法,对生产、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进行管理和控制,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。这既能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,又能降低企业的库存存储成本,使企业效益最大化。
一、背景
1、ABC库存控制法
ABC分类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,进行分类排队,分清重点和一般,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。ABC分类法的应用非常广泛,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,常被用于库存管理中,是实行库存控制的一种方式。其使用的具体步骤有:
(1)收集数据。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,收集有关数据。如分析产品成本,就应收集产品成品因素。
(2)处理数据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,按要求计算和汇总。
(3)制ABC分析表。ABC分析表栏目构成一般有:物品名称,品目数累计,数累计百分数,物品单价,平均库存,平均资金占用额,平均占用额累计,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,分类结果。
(4)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。将累计名品目百分数为5-15%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-80%左右的物品确定为A类;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-30%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20-30%的物品,确定为B类;其余为C类。
(5)绘制ABC分析图。以累计品目百分数为横坐标,累计资金占用额百分数为纵坐标,绘制ABC曲线。
(6)确定各类物品的重点管理方式。ABC库存管理法的好处是可以对物资控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,有利于建立正常懂得物资秩序,降低库存,节约仓库管理费用,加速资金周转,提高经济效益;同时,这种方法简便易行,有利于简化控制工作。
2、CVA库存管理法
由于ABC分类法有不足之处,通常表现为C类货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,而C类货物往往也会导致整个装配线的停顿,因此引入CVA分析法。CVA库存管理法又称为关键因素分析法,CVA库存管理法比ABC库存管理法有更强的目的性。CVA管理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关键性分成3-4类,如下表所示:
库存类型
特点
管理措施
最高优先级
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物品,或A类重点客户的存货
不许缺货
较高优先级
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物品,或B类客户的存货
允许偶尔缺货
中等优先级
生产经营中比较重要的物品,或C类客户的存货
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
较低优先级
生产经营中需要,但可替代的物品
允许缺货
3、JIT库存控制法
JIT的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,即供方根据需方的要求(或者看板),按照需方需求的品种、规格、质量、数量、时间、地点等要求,将物品配送到指定的地点。不多送,也不少送,不早送,也不晚送,所送品种要个个保证质量,不能有任何废品。JIT供应方式有很多好处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:
(1)零库存。用户需要多少,就供应多少,不会产生库存,占用流动资金。
(2)最大节约。用户不需求的商品,就不用订购,可避免商品积压、过时质变等不良品浪费,也可避免装卸、搬运以及库存等费用。
(3)零废品JIT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废品流动所造成的损失。
在库存控制方面,JIT在采购时不仅考虑价格与费用之间的关系,还考虑了许多非价格因素,如与供应商简历良好的关系,利润分享且相互信赖,以减少由于价格的波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,选择能按质、按时提供货物的供应商,保证JIT生产的有效运行,使JIT有效地控制了库存,从根本上降低了库存。
4、EOQ库存控制模型
经济批量模型(EOQ)是在一定条件下,确定使存货相关成本最低的定货量的决策方法。
它基于如下条件或假设:
(1)物料需求均衡且需求量已知;
(2)物料的单价不因订货批量的大小而变动;
(3)一份订单所订的物料都在同一时间内一次交清,不发生交货时间的延误;
(4)提前期十分确定,物料正好在存货用完时到达,不发生缺货,最低存货恰好为零;
(5)发订单和物料验收成本不因订货量大小而变动;
(6)物料的保存成本正比于物料的平均存贮量。
二、新ABC库存控制法
库存控制方法有很多,但不同的库存产品有不同的特点,应根据其特点,设计合适其产品的库存控制方法,对于库存控制具有很重大的意义。很多企业采用ABC分类法管理库存,但仅仅依靠物资的资金价值来对库存产品进行分类管理,容易导致占用资金少,但对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库存被忽视管理。而且,对于汽车零配件来说,它的资金价值与其对维修状况的影响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,例如,某汽车所需的螺钉,价值低,但维修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配件,而某些价值高的零配件,使用频率不高,且获取速度快,即使缺货,但对维修情况影响不大。ABC分类法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,CVA(关键因素分析法)虽考虑到了ABC分类法的缺点,但分类的标准不明确,难以将商品归类。
